到底是气凝胶传播病毒还是气溶胶传播病毒?最近很多朋友都被别人骗了,一直在说气凝胶传播病毒其实并不是,气凝胶气溶胶是两个概念。传播病毒的是气溶胶,不是气凝胶。气凝胶是类似海绵的纳米固体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保温、绿色防火、隔音降噪、减震吸能等特性,已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工业管道、户外防护等领域。

可以看看公司写的这篇文章:气凝胶与气溶胶

 

新冠病毒肺炎的发展情况和如何防疫,时时刻刻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2月8日下午2点,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介绍: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当听到气溶胶传播(不是气凝胶传播)这个词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比较迷糊,什么是气溶胶传播,它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防护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到底是气凝胶传播病毒还是气溶胶传播病毒?

我们首先想一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在一个不太流通的空间内,比如电梯,楼道,室内等等,没有人的时候还可以闻到烟味,当看到某处起火了,或者田地里有草木燃烧,距离很远我们就能闻到味道,这就说明空气中存留了很多微小的颗粒,越小的颗粒,空气的黏性作用就越明显。

微米级的颗粒在空气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几乎不下沉。这也是为什么抽烟的人可能早已经消失不见,但余味还久久不散的原因。这种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叫做气溶胶。

所强调的气溶胶传播,就是说如果和感染者在一起接触过,新冠病毒的飞沫就在空气中悬浮,并且在空气湍流的推动下会移动,飞沫核中的冠状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 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活性。若是被人吸入体内,就有可能导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我这几天看新闻说有一些素质低下的人,会对别人面部呼气,咳嗽,或者在公共区域,比如电梯里,门把手的位置估计吐口水,这都是很危险的。而且还有新闻报道说有人不戴口罩去菜市场买菜被确诊感染了,是因为病毒可以在空气中存活,戴口罩还是非常重要的。

气溶胶微粒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它们会随风飘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又有电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坏,存活度不高。

所以,对大多数不在疫区的普通人而言,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

而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

这样的病毒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四川大学李后强教授表示,由于一般气溶胶颗粒通常大于 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

我们普通人该如何有效的防疫呢,要做到这几点:

1. 要取消一切社会活动聚集:不与亲朋好友聚餐、活动等。

到底是气凝胶传播病毒还是气溶胶传播病毒?

2.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但注意不要用风扇等高流速设备通风,以免引起湍流,让本已沉降的微粒重新悬浮;每天开窗2次以上,每次半小时。

3. 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 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到底是气凝胶传播病毒还是气溶胶传播病毒?
5. 要戴好口罩,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6. 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带好口罩;

7.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全力配合治疗。

 

最后,请大家记住,传播病毒的是气溶胶,不是气凝胶。

注意:

2月5日,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李兴旺曾在发布会上对此解释称,气溶胶的传播在呼吸道传染病中是可以看到的,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尚不明确有没有气溶胶传播的情况。

2月8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向其记者解释,“当前是否气溶胶传播,尤其是广泛传播,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关新闻

微信
微信
电话 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