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大学鼓楼医院赵远锦教授课题组在微针的设计和应用领域取得最新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受到自然界章鱼的吸盘结构、贻贝的黏附原理和多黏菌的竞争生存特点的启发,通过模板复制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干湿黏附性的抗菌微针,并将其用于可穿戴给药。该研究成果以“Bioinspired Adhesive and Antibacterial Microneedles for Versatile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为题发表在知名期刊《Research》杂志上,赵远锦教授为该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
微针具有微创、无痛、非侵入性、增强药物渗透的优点,非常适合于药物的经皮递送,在众多医疗领域备受关注。然而,低皮肤黏附性和缺乏抗菌性仍然限制着微针的实际应用。因此,课题组成员将章鱼触手的吸盘微结构引入微针基底,以聚多巴胺凝胶作为基底材料并在微针中掺杂一种抗菌多肽——多粘菌素,开发了一种具有多功能黏附、抗菌能力的柔性微针。得益于聚多巴胺凝胶和包围着微针针尖的吸盘状微结构,该微针可以很好地适应皮肤表面,在干湿环境下均可以牢牢黏附在皮肤上,并具有自修复特性。此外,由于多粘菌素被装载在微针的针尖和基底中,该微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光谱的抗菌作用,利于保存和使用。体外实验证明了该微针可以黏附在灵活的指关节上且对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杀伤作用,大鼠在体实验则证明了该微针可以进行关节炎药物的缓释用于关节炎治疗。这些结果说明了这种仿生多功能微针有望打破传统微针的限制,在通用、可穿戴经皮给药领域中展现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