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绿色”、“节能”、“环保”成为热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环保产业”、“建筑节能”上。而对于建材行业的未来发展,代表委员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

这让专注于绿色建材产品之一——气凝胶研发的任富建感到既兴奋,又急迫。

兴奋的是,国家将绿色建材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创新型绿色建材产品获得了历史性发展机遇;然而,让他感到急迫的是,虽然一些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问题,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等已形成重要提案,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但是,细化到如气凝胶这样的新材料产业化发展困境却仍如泥牛入海,鲜有问津。

气凝胶行业的同仁要抓住“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宝贵机遇,通过行业媒体发声,向两会建言,为气凝胶的产业化发展振臂高呼!

众所周知,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实现方式是采用具有高效保温性能的墙体材料。但是,如果没有保温性能好的A级防火材料,节能标准越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就越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同时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与防火安全的保证。只是目前,兼顾节能与消防双重标准的产品因价格问题难以获得市场认可并推广应用,这也就酿成了两个恶果:一是实际选材中,建筑节能“让位”生命安全;二是为消防过关而牺牲节能效果,使得建筑在后期能耗居高不下。

因此,只有加快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保温材料产品,才能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目标,并从根源上解决建筑节能和消防安全的冲突。

以气凝胶材料为例:气凝胶是一种纳米级多孔材料,90%以上均为空气,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它也被称为“固体烟”、“蓝烟”、“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等,兼具保温效果好、A级防火、高疏水等优越特点,使用寿命可达20年之久。以350℃蒸汽管道的保温应用为例,相比于传统保温材料,其保温厚度减少2/3,节约能耗40%以上,每公里管道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吨。于2014年正式启动、迄今为止投入最大的欧洲项目(800亿欧元)“地平线2020”项目中就重点论述并开展了气凝胶隔热保温材料的相关研发。

当前,中国的气凝胶行业还处于产业化和市场应用培育阶段。2014年和2015年,国家发改委连续两年将气凝胶材料列为《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开始了对气凝胶材料的初步推广应用。

然而,气凝胶的推广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近几年来,随着在市场推广中的经验积累,我深刻体会到,建筑节能市场相对混乱,产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标准难以统一、检验检测难度较大,使得如气凝胶一样具有良好的保温及防火性能的新材料发展极度困难。

时至今日,尽管行业人士不懈钻研、奔走呼吁,气凝胶这种关键性新材料在产业化应用方面依然收效甚微。其重要原因是气凝胶产业在我国并没有得到政策上的足够重视和支持。

因此,他呼吁,为了实现建筑节能目标,保证城市安全,应大力支持气凝胶材料发展,推动气凝胶材料在我国的广泛应用。

他建议,通过经由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动和地方政府部门具体指导,气凝胶相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配合,成立行业协会,推进气凝胶产业化技术成果转化和高能耗领域的工程应用。具体建议有以下4点:

1.搭建“政—产—研—用”的联动平台。政府部门、生产单位、研发机构、应用单位形成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的联合体,系统推进气凝胶的产业化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政府部门协同产业联盟等组织策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创投基金,支持气凝胶产业化技术、工程应用技术、标准、工法的深入研发和创新,保持国际竞争力,推动高科技成果转化。

2.出台政府扶持政策,推动气凝胶的生产及工程应用。气凝胶产业发展还处于市场培育期,产品单价比一般的普通保温材料略贵,用于能耗高的中高温蒸汽管网(电厂、煤化工等)的一次性投入大。政府在税收、金融、财政、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要求和激励机制。政府设立一定规模的专项扶持资金,对于气凝胶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政府性补贴,对于使用气凝胶保温材料的企业提供政策性补助。

3.推进节能工程改造,培育气凝胶产业发展。政府部门牵头优先推进能耗高的热力管网领域的节能改造工程,用气凝胶材料代替传统的保温材料,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同时,通过节能改造工程,让气凝胶这个高科技材料和技术走进社会大众,逐步推进保温材料行业的升级换代。

4.培育和扶持行业龙头企业,走向国际竞争。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气凝胶是工业领域节能降耗的革命性方案。政府应着眼于全球,系统规范气凝胶行业和布局,引导和扶持气凝胶行业的龙头企业,参与全球性竞争。

可以说,气凝胶广泛应用的实现,不仅利于推进节能减排,给人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能将火灾防范未然,从根本上清除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安全隐患,这对建材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引领新材料的产业化发展意义非凡。

因此,希望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了解、重视我国气凝胶材料发展现状,并从国家层面出发,推进气凝胶产业化技术成果转化和在高能耗领域的工程应用。

相关新闻

微信
微信
电话 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