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和电容去离子(CDI)分别是解决能源危机和淡水资源不足的两种高效技术。具有分级孔结构的三维(3D)多孔碳框架作为上述两个领域的电极材料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通过缩短扩散路径来促进离子传输,并提供连续的电子路径以确保良好的电子传输;

2)微孔可以为电解质离子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中孔可以提供快速的离子迁移通道,大孔可以将电解质存储在块状颗粒中,从而缩短了电解质离子从电解质到电极表面的传输距离。

但是具有分级孔结构的3D多孔碳框架的制备通常涉及复杂、昂贵或耗时的合成路线,严重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考虑到大规模生产和广泛的商业化,寻找一种简单且可扩展的策略以有效地制造具有分级孔结构的3D多孔碳框架非常重要。

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相艳教授课题组以荷叶杆(LS)为原材料,通过简单且可扩展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三级孔结构的三维多孔碳框架。使用LS作为活性炭的前体有许多优点。首先,使用LS作为生产碳材料的前体既经济又环保。LS是一种废物,每年许多湖泊中都有大量的LS,导致水质污染。因此,使用LS作为前体可以在生产低成本的碳材料的同时减少因LS枯萎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与其他报道的生物质碳源如废茶叶、微生物和各种果皮相比,LS对于大量生产多孔碳而言非常丰富。最重要的是,LS具有多面体大管阵列的独特的结构。LS的碳化和活化会产生具有分层多孔结构的多孔碳阵列:多面体大管与中孔和微孔保持在一起,这些中孔和微孔一起形成了具有多孔横截面轮廓的3D多孔结构。受益于这种独特的结构,这种碳质材料可以用作超级电容器和CDI/MCDI装置的理想电极材料。相关工作以“Mass-Producible Polyhedral MacrotubeCarbon Arrays with Multiholes Cross Section Profiles: Superb 3D Tertiary PorousElectrodes Materials for Supercapacitors and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Cells”为题发表在《Journal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第一作者是在读博士马秀梅,通讯作者是王伟教授、卢善富研究员和相艳教授。本工作的方法简单易行,通过碳化和活化两步法即可大批量的得到3D多孔碳框架。

北航相艳课题组:可大规模生产的具有三级孔结构的三维碳框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电容去离子

探索了碳化温度对产物性质的影响,根据碳化温度的不同,将相应的产物命名为LSx/A800。其中在500 oC碳化后得到的产物LS500/A800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2600m2 g-1)、分级的孔结构(大孔-介孔-微孔)以及最高的杂原子含量和最佳的润湿性。这些特性有可能会使LS500/A800具有最佳的超级电容器和电容去离子性能。

北航相艳课题组:可大规模生产的具有三级孔结构的三维碳框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电容去离子

在三个碳材料中,LS500/A800表现出最优的电容性能,比电容在1 A g-1下>370 F g-1。由两个相同的LS500/A800电极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在250 W kg-1下的比能量达到9.3 Wh kg-1。LS500/A800电极循环10000圈比电容能仍能保持97%。

北航相艳课题组:可大规模生产的具有三级孔结构的三维碳框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电容去离子

在500 mg L-1 NaCl溶液中,LS500/A800表现出最大的比容量,因此被应用于组装膜电容去离子(MCDI)装置。相比于由商业活性炭组成的MCDI,基于LS500/A800的MCDI的盐吸附容量和库伦效率都更高。此外,基于LS500/A800的MCDI吸附/脱附100圈后仍能有97%的盐吸附容量保持率。

北航相艳课题组:可大规模生产的具有三级孔结构的三维碳框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电容去离子

该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为大规模生产环保、具有三级孔结构且坚固的碳材料打开了大门,这种材料可能会在超级电容器和电容去离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微信
微信
电话 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