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多功能电子皮肤因在柔性衬底上集成多种传感器件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所有的传感功能中,运动作为人机交互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因此运动感知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目前大多数运动感知研究都是基于独立的压力传感单元,然后再将其集成到数字阵列中。但是在这样的设计中为了提高感知分辨率,通常需要较多的传感单元,导致电极数量会急剧增多且需要持续的能源供应。如何解决这类器件的能源供应与电极数量是多功能电子皮肤推向实际应用的一个关键。
【研究成果】
最近,北京大学信科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利用柔性衬底上的喷涂工艺以及静电纺丝工艺,通过结构设计减少传感电极并巧妙集成压力器件,发明了一种自供能智能防伪签名电子皮肤系统。相关成果以“Self-Powered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Skin forSmart Anti-Counterfeiting Signature System”为题发表于《ACS Applied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上。其中,博士研究生郭行为论文第一作者,韩梦迪和张海霞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工作通过使用银纳米线(AgNWs)喷涂工艺和电纺丝工艺在柔性衬底上获得了图案化电极和高质量的压电纳米纤维膜。该自供能电子皮肤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和压电纳米发电机(PENG))。当运动物体在器件表面上移动时,可以在无需外界供能的情况下利用摩擦电信号和压电信号同时获取运动信息(例如轨迹、速度、压力等)。通过这种方式,该自供能多功能电子皮肤可以实现智能防伪系统,并在100毫秒的误差范围内准确识别人们的书写习惯,因此在人机交互和智能识别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多功能电子皮肤的结构和制造过程

电子皮肤的工作原理图

用于实时检测压力的PENG部分

智能防伪签名系统

参考文献
Guo, Hang, et al.”Self-Powered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Skin for SmartAnti-Counterfeiting Signature System.”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2020).
全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mi.0c03510
【相关链接】
张海霞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于自供电微系统、主动式电子皮肤、微能量采集等领域的研究,相关成果包括:
非接触式自供能位移传感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19300291
摩擦发电机的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1285517303518
敏感汗液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