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造工艺(Certain Composite Aerogel Insula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案件号337-TA-1003)作出337调查部分终裁:裁定中国纳诺科技有限公司(Nano Tech Co., Ltd., China)和广东埃力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Guangdong Alison Hi-Tech Co., Ltd., China)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并终止调查。

2016年5月5日,美国Aspen Aerogels, Inc.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部分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造工艺侵犯了其专利权(美国专利注册号:6989123、7078359、7399439、7780890和9181486),请求美国ITC发布一般排除令(或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美国最终将以下中国企业作为指定应诉方:中国纳诺科技有限公司(Nano Tech Co., Ltd., China)和广东埃力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Guangdong Alison Hi-Tech Co., Ltd., China)。2016年6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投票决定启动337调查。

2016年10月6日,基于立案申请方撤销:

  1. 应诉方纳诺科技有限公司对其7399439号专利第1-4项、第6-9项、第15-16项和第18-21项权利要求构成专利侵权的主张;
  2. 应诉方广东埃力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对其7078359号专利第10项、第12-18项和第50项权利要求构成专利侵权的主张;
  3. 应诉方纳诺科技有限公司对其7078359号专利第10项和第17项权利要求构成专利侵权的主张,申请方Aspen Aerogels, Inc.提交未经反对的终止对特定权利要求相关调查的动议(Motion Docket No. 1003-011)。

2016年10月12日,该案行政法官发布初裁(ID(Order No. 17),准许申请方Aspen Aerogels, Inc.的上述动议。

2016年11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作出337调查部分终裁:不对该案行政法官于2016年10月12日作出的部分终止调查的初裁(Order No. 17)进行复审。

2017年9月29日,ITC发布初裁,认定两家中国涉案企业存在侵权:

  1. 第7078359号专利项下第1、5、7、9号项权利;
  2. 第6989123号专利项下第11-13、15、17-19项权利;
  3. 第7780890号专利项下第21号项权利。2017年10月16日,申请方提起复审。

2017年12月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作出337调查部分终裁:认定广东埃力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Guangdong Alison Hi-Tech Co., Ltd., China)侵犯

  1. 第7078359号专利项下第1、7、9号项权利;
  2. 第6989123号专利项下第11-13、15、19项权利;
  3. 第7780890号专利项下第11-13、15、17-19、21号项权利;认定中国纳诺科技有限公司(Nano Tech Co., Ltd., China)侵犯第7078359号专利项下第12、15、16号项权利。

原文:https://www.usitc.gov/secretary/fed_reg_notices/337/337_1003_notice_02052018sgl.pdf

相关新闻

  • 哪些黑科技在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保驾护航?

    哪些黑科技在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保驾护航?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这是世界航天史上还没有过的先例;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约3个月的…

    行业动态 2021年5月14日
  • 《Nature》子刊:超轻COF/rGO气凝胶

    《Nature》子刊:超轻COF/rGO气凝胶

    共价有机框架(COF)是一种高度多孔的结晶聚合物,由轻质元素通过有机连接体之间的强共价键构成。由于它们具有结构多样性、永久孔隙度、有序性以及可以引入有机主链的性质,COF可用于多种应用。但是,传统的COF合成方法往往需要苛刻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所得的COF通常以粉末形式形成,不溶且难溶,因此难以加工。最近,已经通过使用聚苯乙烯球作为模板来合成类似的COF。然而,这些COF也以粉末形式获得。因此,对于许多实际应用来说,将COF直接制造成具有几个长度范围、可控制的、稳定3D架构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行业动态 2020年9月27日
  • 高导电MXene气凝胶纤维

    高导电MXene气凝胶纤维

    气凝胶纤维能够将气凝胶的轻量化和介孔特性与纤维的柔韧和细长特性相结合,在智能织物、柔性电子和透明光学等领域颇受关注。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气凝胶团队采用动态溶胶-凝胶湿法纺丝和超临界干燥联用策略,制备出具有高导电性、高取向性且具有优异电热/光热双响应性的Ti3C2TxMXene气凝胶纤维(MAF),如图1所示。与静态溶胶-凝胶转变策略相比,动态溶胶-凝胶纺丝策略在MXene气凝胶的制备中展现出连续性和批量生产的优势。MAF的电导率高达104 S/m,比石墨烯气凝胶纤维高1个…

    行业动态 2021年11月6日
  • 能屈能伸的陶瓷!像海绵一样Q弹还能隔热吸音的SAC海绵

    能屈能伸的陶瓷!像海绵一样Q弹还能隔热吸音的SAC海绵

    提到海绵你会想到什么?是那只黄色憨憨的海绵宝宝?还是女生化妆必备海绵蛋? 不不不,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陶瓷海绵材料。 提到陶瓷,我们都会想到它又硬又脆的质地,这跟Q弹的海绵还能扯上关系? 没错,这种陶瓷海绵材料不仅具有陶瓷耐高温的特点,同时具有海绵的高弹性。 陶瓷海绵材料因其重量轻、比表面积大、导热系数低、稳定性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由于这些特性,海绵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包括保温、水处理、催化剂载体、能量吸收等各种领域。 亮点 传统的陶瓷海绵材料通常由陶瓷氧化物制成,陶瓷材料固有的脆性以及制备工…

    行业动态 2020年7月30日
  • 联吡啶修饰的共轭碳气凝胶作为电还原氧反应平台

    联吡啶修饰的共轭碳气凝胶作为电还原氧反应平台

    气凝胶由于其高的表面积和孔隙率而为异质电催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原子分散的过渡金属离子可以超高位点密度嵌入这些平台中,以使其对各种反应具有催化活性。 最近,以色列巴伊兰大学Adi Dahan和Lior Elbaz教授团队报道了新型的共轭微孔有机气凝胶的合成,该共气微孔有机气凝胶用作共价3D骨架用于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催化。用联吡啶配体功能化的改性气凝胶能够在一步合成中实现铜离子络合。气凝胶的结构使用多种光谱和微观方法进行了充分表征,并进行了热处理以使其具有导电性。经过600°C的热处理后,…

    行业动态 2021年6月9日
  • 浅谈气凝胶在环境净化领域中的应用

    浅谈气凝胶在环境净化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与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温室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以及水体净化等环境问题,现阶段已经发展了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生物法、等离子体法、光催化法、燃烧法等多种净化技术。其中,吸附法具有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使用简便、无二次污染且吸附剂可循环使用等优点,在环境净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吸附技术的核心,高性能吸附材料的开发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

    解决方案 2020年4月21日
微信
微信
电话 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