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的可充电锂金属电池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斯坦福大学戴宏杰院士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不可燃的离子液体(IL)电解质(命名为“EM-5Li-Na”IL电解液),它由1-乙基-3-甲基咪唑双氟磺酸亚胺([EMIm]FSI与5 M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及0.16 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钠(NaTFSI)添加剂组成。其中,Na离子参与混合钝化中间相的形成,并有助于无枝晶的Li沉积和可逆的阴极电化学,而电解液的低粘度特性可以实现阴极活性物质的负载量高达16mg cm-2。

将其用于组装电池,Li/Li对称电池可实现1200 h稳定、可逆的Li沉积/溶解循环,Li-Cu电池可实现锂沉积库伦效率≈99%,而Li-NCM 811电池,则可实现≈199 mAh g-1的最大比容量和≈765Wh kg-1的能量密度。甚至在高LiCoO2负载量(12 mg cm−2)下,Li-LiCoO2电池在0.7 C倍率下经过12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然能够保持初始容量的81%。

该项研究成果于2020年5月25日,以“High-Safety and 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in a Novel Ionic-Liquid Electrolyte”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

 

文献精读|| 戴宏杰院士AM: 新型离子液体电解质助力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锂金属电池

【提出问题】

可充电锂金属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3860 mA h g-1)和最低的电化学电位(-3.04 V vs SHE),被认为是下一代高压、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圣杯”。理想的高能量锂金属电池应该兼具高安全性,这对具有本征易燃性的有机溶剂电解质是一大挑战。尽管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先进策略,诸如功能性隔膜的创新和阻燃电解质添加剂的引入,但是只有开发本征不易燃的电解质才能完全解决安全问题。

室温离子液体(ILs)本征上不可燃,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然而,基于ILs电解质的高压和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一直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

问题一:只有在低面积容量下才能实现有效的锂电镀和剥离;

问题二:低阴极质量负载,小于6 mg cm-2;

问题三:低的库伦效率(19-94%)和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

此外,目前大家公认只有具有阳离子的离子液体,如N-甲基-N-丙基吡咯烷鎓(Py13),才能够为高压锂金属电池提供宽的电化学窗口。但是Py13的粘度较高,不仅会抑制锂金属负极的倍率性能,而且只适用于具有低负载(4-5 mg cm-2)低能量密度阴极或在较高温度(50℃)下运行。

【解决问题】

为应对上述挑战,斯坦福大学戴宏杰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锂金属电池的新型EM-5Li-Na IL电解液,其在22°C时的粘度约为125 mPa s,只有Py13基电解质的一半。虽然EM-5Li-Na IL在22°C时的离子电导率只有约为2.6 mS cm-1,低于常规有机电解质,但显然已经超过了其他IL电解质(1.0-1.2 mS cm-1)。而且,在较高的温度下(如80°C),由于粘度降低,EM-5Li-Na IL电解液会显示出更高的离子电导率(≈10.2 mS cm-1,图1c)。 此外,TGA结果表明,EM-5Li-Na IL电解液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图1d)。与常规下容易燃的传统有机电解质相比, EM-5Li-Na IL电解质还具有优异的不可燃性(图1e,f)。

文献精读|| 戴宏杰院士AM: 新型离子液体电解质助力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锂金属电池
图1. 不易燃离子液体电解液的特性分析

 

Why?为什么会开发EM-5Li-Na IL电解质?

之所以选择开发EM-5Li-Na IL电解质,主要原因在于:

(一)EM-5Li-Na IL电解液中的EMIm阳离子对于实现高质量负载阴极的高比容量和倍率性能非常重要。基于EMIm阳离子的离子液体通常表现出较低的粘度,这是由于咪唑环周围的正电荷分散,有效地增加了阳离子/阴离子的距离并减少了离子对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同时这也有助于提供更高的离子电导率,以及电解质的更好渗透,从而赋予电池更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为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电池奠定了基础。

(二)EM-5Li-Na IL电解液中的高浓度LiFSI对电池性能影响巨大。首先,由于富氟 SEI膜的形成,可以有效抑制EMIm阳离子的还原,从而大大提高Li电镀/剥离的效率以及电化学可逆性。此外,高浓度锂离子的存在会影响EMIm阳离子的溶剂化,导致盐(LiFSI)在溶剂([EMIm] FSI)之前发生还原性分解,即在低电位下抑制EMIm阳离子的还原。

(三)EM-5Li-Na IL电解液中的Na离子具有稳定Li金属的作用,可能达到静电屏蔽和界面钝化效果。一方面,由于Na离子的还原电势比Li离子的正电势高,因此可能在最初的循环周期发生Na离子的共沉,直到形成稳定而强大的SEI。另一方面, Na离子也可能在Li突起的初始生长尖端周围提供带正电的静电屏蔽,以抑制枝晶生长。具体地说,在Li的沉积位置上会发生静电势的急剧增加,并且Li和Na离子会积聚在Li阳极上突起周围的高电势区域中。Li离子会积聚在突起处,而Na离子会吸附在阳极表面上高相反电荷的区域中,从而形成扩散双层并部分屏蔽Li突起的静电势,从而有助于形成致密且无枝晶的Li沉积层。

【性能展示】

一、Li-Cu电池和Li-Li 对称电池

采用EM-5Li-Na IL电解液组装Li-Cu电池,CV曲线表明,循环过程中Li的电镀/剥离表现出高可逆性(图2a)。恒流充放电结果进一步表明,在SEI形成的最初10个周期中,Li-Cu电池的库伦效率从92%增加到98%,并在之后的400多个循环中稳定在≈99%(图2b,c),远远超过其他基于金属锂负极的IL电解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EM-1Li IL电解液(1M LiFSI盐溶于[EMIm] FSI而不含NaTFSI)组装的Li-Cu电池则表现出较低的首次循环库伦效率,仅为71%,且在随后的30个循环中仅达到93-94%,并伴随短路和库伦效率的快速降低到≈20%(图2c)。

同时,EM-5Li-Na IL电解液组装的对称Li/Li电池,在恒定电流密度1 mA cm-2和恒定比容量1 mAh cm-2下循环1200 h时,极化仅略有增加(图2d,e),明显优于不含NaTFSI添加剂的EM-1Li和EM-5Li IL电解液(图2e)。研究人员认为,这与不同电解质中的Li沉积形态有关。例如,在有机和EM-1Li IL电解液中可以观察到铜箔上的树枝状Li镀层,导致形成“死锂”,从而导致短路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相反,在EM-5Li-Na IL电解质中观察到密集堆积的Li颗粒,没有明显的树突形态。

文献精读|| 戴宏杰院士AM: 新型离子液体电解质助力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锂金属电池
图2. 使用不同离子液体电解液的Li-Cu和Li-Li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二、Li- LiCoO2电池

研究人员进一步采用EM–5Li–Na IL电解液,将金属锂负极与LiCoO2正极配对,其中LiCoO2的负载量为≈6mg cm-2(图3a)。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Li- LiCoO2电池的初始库伦效率为93.5%,且在三个循环内迅速增加至99.0%,最后稳定在99.3%,并可以提供约157 mAh g-1的高比放电容量和约为624 Wh kg-1的能量密度。

同时,该电池还显示出良好的倍率能力,在3 C(≈2.6 mA cm-2)倍率时可提供约112 mAh g-1的放电比容量,并具有≈1580W kg-1的高功率密度(图3c,d)。重要的是,Li- LiCoO2电池在1 C倍率(140 mA g-1,≈0.9mA cm-2)下,循环900次后仍然可以保持约87%的初始容量,且平均库伦效率高达99.8%(图3e)。

作者进一步将LiCoO2的质量负载增加至≈12mg cm-2,在0.35 C的倍率下进行100次循环后,Li- LiCoO2电池表现出约98%的高容量保持率,平均库伦效率为99.4%(图3f)。甚至,在0.7 C(≈1.2mA cm-2)的较高倍率下进行1200次循环,该电池仍然保留了约81%的初始容量,且平均库伦效率约为99.9%,从而实现了高循环稳定性,再次优于使用EM-1Li电解液的电池(图3g)。

文献精读|| 戴宏杰院士AM: 新型离子液体电解质助力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锂金属电池
图3. 采用EM-5Li-Na – IL电解液的Li-LiCoO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三、Li–NCM 811和Li@Cu–NCM 811全电池

作者进一步采用EM-5Li-Na IL电解质,将NCM 811阴极(负载量≈10mg cm-2)分别与金属锂阳极和Li@Cu阳极配对(图4a)。

其中,Li–NCM 811电池在0.13 C,0.5 C和1 C时分别提供了≈199,≈181和≈162 mAh g-1的比放电容量,库伦效率稳定在99.5–99.8%(图4b),对应基于NCM 811的质量,可提供的最大能量密度约为765 Wh kg-1。而且,在0.5 C的倍率下进行200次循环,可保持≈94%的初始容量(图4c)。

而通过在铜箔上沉积约1.8倍的Li所获得的Li @ Cu-NCM 811全电池,在0.13 C倍率下可分别提供约161 mAh g-1和620 Wh kg-1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并在120次循环后保留了95%的初始容量,平均库伦效率为99.8%(图4d)。应该注意的是,作者指出,通过进一步优化EM-5Li-Na IL电解质以增强Li电镀/剥离库伦效率,从而可以潜在地减少1.8倍过量的Li。

文献精读|| 戴宏杰院士AM: 新型离子液体电解质助力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锂金属电池
图4. 采用EM-5Li-Na IL电解液的Li@Cu-LiCoO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界面形态和化学分析】

作者系统地研究了EM-5Li-Na IL电解质中的界面形貌和界面化学。 相比于EM-5Li IL电解液中SEI膜存在较小且树枝状的Li沉积物,EM-5Li-Na IL电解质中SEI界面层上的Li颗粒表现出相对较大的平均尺寸≈5µm,且没有明显的树突形态(图5a,b) 。 较大尺寸的锂颗粒可以减小电解质/电极之间的界面面积,从而抑制锂/电解质的消耗并提高循环稳定性。进行400次的长期循环后,在EM-5Li-Na IL电解液中SEI膜界面层上沉积了一层紧凑的Li沉积物,而EM-5Li IL电解液中观察到苔藓状和树枝状Li镀层(图5c-f),从而导致连续的Li消耗,甚至“锂耗尽”,导致电解质快速降解和较差的循环性能(图5g,h)。

众所皆知,在锂/电解质之间形成稳定的SEI可以有效地钝化锂金属,以防止与电解质的连续副反应,同时允许锂离子的运输。因此,作者还研究了Li-LiCoO2电池(LiCoO2质量负载12 mg cm-2)循环20次后,在完全充电状态下停止时Li金属阳极的SEI化学性质。XPS曲线显示,SEI中存在Li,F,O,C,S和N等元素。Li 1s和F 1s 精细谱证实,SEM中的主要成分是LiF(图5j),且Li盐和金属Li的共存(图5i)。由于FSI/ TFSI阴离子与Li金属的反应,SEI中还存在Li2SO4,Li2SO3和Li2S (图5k),以及Li2CO3、Li2O(图6l-m)和Li3N(图5n)。

进一步使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探测锂阳极上的SEI,并在锂表面观察到了约25 nm的薄SEI钝化层(图5q)。EDS能谱显示SEI中富F元素(图5r),高分辨率TEM显示Li金属上的晶体LiF钝化,从而使Li离子扩散通过高度可逆的锂电镀/剥离过程的晶界(图5s)。

此外,作者观察到EM-5Li-Na IL电解质中的Na原子百分比EM–1Li IL电解质中的略高(1.48%对0.36%),这表明Na离子在较小程度上参与了SEI的形成(图5t),并且超出XPS的检测极限。

文献精读|| 戴宏杰院士AM: 新型离子液体电解质助力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锂金属电池
图5. EM-5Li-Na IL电解质中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的界面形态和界面化学分析

 

同时,作者在EM-5Li-Na IL电解液中循环后的 NCM 811的表面观察到了均匀的涂层(≈5-10nm),且主要元素为Ni,Co,Mn,O,F和C(图6a)。其中,涂层的外表面表现出强烈的F信号(≈14.7wt%),这表明在阴极上原位形成富F钝化层。同样,在表面检测到的C信号(≈4.0wt%)主要为Li2CO3和源自FSI / TFSI阴离子分解的有机化合物(图6a)。XPS分析结果显示,在30 nm蚀刻后,金属氟化物峰从684.2 eV蓝移至685.2 eV,这表明NCM 811表面上LiF(≈685eV)和NaF(≈683.9eV)共存。在更大的深度处,LiF峰的强度增加而NaF强度下降,从而导致观察到的偏移(图6b)。

作者认为,作为具有良好阳极稳定性的电绝缘体,金属氟化物可防止阴极与电解质之间的持续副反应,因而由LiF和NaF组成的均匀混合阴极电解质中间相(CEI)可以实现可逆的阴极电化学,这从EM-5Li-Na IL电解质的电池循环性能显着增强中可以看出。通过表面上的C 1s和S 2p峰可以识别CEI中存在Li2CO3(图6c),以及SO4,SO3、SO2和S2O3相关化合物,这些基于S的物质可以形成更均匀的CEI层,从而防止晶格氧的暴露。 最后,作者使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来探测NCM 811的CEI组成(图6f–m)。

检测到强Li和F信号,确认了CEI中存在LiF和其他Li盐(图6f,g)。LiF主要来自高浓度FSI阴离子的分解,也来自有机电解质中发现的TFSI阴离子的分解。此外,还验证了SO4,SO3,S,CO3和NSO2离子的存在,与XPS数据一致(图6i-k)。由于ToF-SIMS的超高灵敏度而检测到了Na离子,尽管它远低于Li离子,这表明少量的Na离子有助于CEI的形成(图6l),这表明由不同碱金属离子组成的新型混合钝化CEI对提高NMC 811阴极的高循环稳定性至关重要。

文献精读|| 戴宏杰院士AM: 新型离子液体电解质助力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锂金属电池
图6. EM-5Li-Na IL电解质中NCM 811阴极-电解质中间相(CEI)的界面形态和界面化学性质。

 

【小结】

综上,戴宏杰院士团队针对高安全性和高能量锂金属电池开发了不易燃的EM-5Li-Na IL电解质。在这种安全的电解液中,锂金属阳极与LiCoO2和NCM 811阴极配对组装电池,不仅可实现高库仑效率(99.6–99.9%),高放电电压(高达4.4V),高比容量和能量密度(约199 mAh g-1和≈765Wh kg-1),还可以达到12–16 mg cm-2的高LiCoO2质量负载,并且电池在多达1200个循环中显示出优异的循环性能。界面形态和化学分析显示,在电解液中原位形成了富氟和钠相关的钝化中间相,以及钠离子可能的静电屏蔽作用,使其表现出优于其他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电池性能。该项工作的发现可以扩展到其他各种电池系统(例如Na和K金属电池),并将鼓励新型电解质的创新和开发,以实现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电池系统。

 

参考文献:

High‐Safety and 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in a Novel Ionic‐Liquid Electrolyte. Adv. Mater. 2020, 2001741. DOI:10.1002/adma.202001741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1741

相关新闻

微信
微信
电话 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