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三星和特斯拉两位巨头的带领下,锂电池受伤了。
- 三星:我再不炸一下,在座的是不是就把我忘了?
- 特斯拉:对待昔日上帝今日敌人高呼“不可能妥协”
是的,三星和特斯拉将锂电池、新能源、电动汽车、起火这些词送上了热搜。
由于愈演愈烈的电动汽车起火问题,很多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丧失了信任。但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又是不可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规定,电动汽车在起火之前,必须至少为消费者留出300秒逃生时间。
2020年5月13日,工信部发布了三项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
特别是标准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业内专家:5分钟内不起火不难做到
首先来看看业内人士观点,他们多数是领域内的专家,而专家的观点往往很重要。
日前,多位业内人士向本刊透露电动汽车包括三元锂电池动力汽车要做到这一点不难,方法有多种。
- 方法1、在电芯之间加1mm岩拓的气凝胶;
- 方法2、从冷却角度做文章;
- 方法3、采用PET隔膜,包含陶瓷粉那种,目前做得不到位只是因为成本太高。
所以,气凝胶成了新能源汽车的宠儿。
专家也解释了这个5分钟逃生时间的具体算法,“电池包或系统在由于电池(电芯)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的5分钟,提供一个热事件报警信号,这个时候开始计算时间”。
电芯热失控引发的电压骤降、温度异常等,都可以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检测到,BMS可以在电池起火之前5分钟发出警报,提醒乘客逃生。“几个月之前,中汽研已经找过好多厂家摸底测试过的,标准不是毫无根据随便释放的,特别是影响行业的重大标准”。
从专家们普遍的反馈看,针对工信部的“新规”,电动汽车行业已经是胸有成竹了。
然后,2021年了,不仅三星又“炸”了,特斯拉也“炸”了。
2021年4月15日,一名来自河南郑州的男子和朋友走在路上时包里的三星 G5700 手机突然爆炸,导致背包瞬间起火。(这个手机是2016年产的手机所以暂时不做深度讨论)
2021年4月17日22时,广州增城区东江大道北一辆特斯拉汽车在行驶中撞上水泥隔离墙和其他车辆,后发生自燃,事故导致车上一人现阶段,电动汽车主要以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经过多年的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已经得到显著的提高,但在极端条件下,锂电池仍然存在燃烧、爆炸的风险。
车辆在不同的行驶状况和环境下,单体电芯由于其自身电阻,在输出电能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使自身温度变高。高温工作环境和激烈碰撞是破坏锂离子电池、引起电池燃烧、爆炸的最大的两大元凶,而动力电池系统在工作过程产生大量的热聚集在狭小的电池箱体内,热量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快速散出,电池模组的寿命和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出现热失控,导致起火爆炸等
目前常用的动力电池保温隔热材料有泡棉、塑料泡沫、超细玻璃棉、高硅氧棉、真空隔热板、气凝胶等,电池组内隔热板是置于单体电芯之间,能够有效延缓或阻断单体电芯热失控向整个电池系统的传播的一种热防护装备。但是,唯一能撑住300秒的产品,就只有气凝胶可以做到。
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分散介质为气体的多孔性固体材料,是目前工程应用的最轻的固体材料。由其制成的气凝胶毡导热系数为0.020W/(m·K),甚至更低,且具有超疏水、A1级阻燃、使用温度范围广(-200~650℃)、寿命长、抗压、无毒。 与传统保温隔热材料相比,同等隔热效果下,气凝胶材料厚度只有传统保温隔热材料的1/2-1/5。基于气凝胶上述特点和动力电池隔热板的需求,气凝胶片被认为是目前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最薄最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
电动汽车产业已经由培育期进入成长期,根据工信部编制《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中银证券测算,预计 2020 年整体产销 200万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还明确了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达到 20%以上。如果 2025年全国汽车销量达到 3,500万辆,那么新能源汽车相当于 700万辆的销量预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重视。气凝胶隔热片虽然价格高于传统泡棉隔热材料,但是安全性能远远高于传统隔热材料,是公认的最佳的动力电池隔热阻燃材料,因此,在对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电动客车和高档新能源轿车中,气凝胶无疑是最佳的选择。